2015年4月14日 星期二

恐懼的源頭

心理形式的恐懼其實和任何具體、真實的緊迫危險無關。

它會以多種形式出現:不安、憂愁、焦慮、緊張、壓力、害怕、恐懼症等等。這種心理上的恐懼總是來自可能發生的事,而不是當下正在發生的事。


你在此時此地,你的心智卻在未來-這創造了一個焦慮的間隙。而如果你認同你的心智,且無法與當下的力量和它的單純性連結上的話,那個焦慮的間隙就會與你長相左右。

你可以應付在當下時刻發生的事,但是對於心智投射出的未來,你束手無策。


此外,只要你與心智認同,小我就掌控你的人生

小我因為虛幻的本性,即使有精心打造的防禦機制,還是非常脆弱,且充滿不安全感,時時都認為自己正遭受威脅,就算外表看起來非常有自信,內在一樣如此。


我們剛剛說過,情緒是身體對心智的反應。那麼,身體從小我-這個心智製造的虛幻自我-那裡,不斷收到什麼樣的訊息呢?

危險!我正遭受威脅!而這個連續不斷的訊息會導致什麼樣的情緒?當然就是恐懼。

恐懼看起來似乎有很多肇因。害怕失去、害怕失敗、害怕受傷害等等,但最終所有的恐懼都是小我害怕死亡、害怕被消滅的恐懼。對小我來說,死亡始終隨侍在側。在這個與心智認同的狀態下,對死亡的恐懼會影響你生活的每個面向。

比方說,在與人爭辯時,很多人強迫性地需要讓自己是對的,而對方是錯的-就是為自己認同的心理立場辯護。這個看起來微不足道且 正常 的小事,就是小我對死亡的恐懼造成的。

如果你認同一個心理立場,而你錯了,那麼你建立在心智之上的自我感就受到滅頂的嚴重威脅。所以,做為小我的你是無法承認錯誤的,因為承認錯誤就意味著死亡。很多戰爭都是因此而起,無數的人際關係也因此破裂。

一旦你不再認同你的心智,無論你是對是錯,一點也不會影響你的自我感。因此, 自己必須是對的 這種極端強迫性且深度無意識的需求(其實是某種形式的暴力)就不存在了。

你可以清楚且明確地陳述你的感受或想法,但其中不會有攻擊或防衛。因此,你的自我感會來自內在一個更深、更真實的空間,而不是來自你的心智


注意看看你的內在是否有任何形式的防衛。你在防衛什麼呢?一個虛幻的身分,一個心智中的形象,一個假想的實體。當你意識到這個防衛模式,藉由觀察它,你就不再與它認同了。在你的意識之光中,無意識的模式很快就會瓦解。

這就是所有爭辯和權力鬥爭的終結-而爭辯和權力鬥爭對人際關係有極大的破壞力。以權力凌駕他人之上,其實是一種偽裝堅強的脆弱真正的力量蘊藏於內在,而且你在當下就可以取用。

心智總是企圖否定當下、逃離當下。換句話說,你愈是與心智認同,就愈受苦。或者你也可以這麼說:你愈是能夠推崇、接納當下,就愈能從痛苦和受苦當中、從小我的心智當中解脫。

如果你不想再為自己和其他人製造痛苦,如果你不想為那些還存活在你之內的殘餘舊痛加柴,就不要製造更多時間,至少在生活的實際需要之外,不要再創造更多時間。那麼,要如何停止製造時間呢?


深刻地了解到:此時此刻是你所能擁有的全部。讓當下這一刻成為你生活的主要焦點。

也許以前你常常停駐在時間當中,只是偶爾拜訪一下眼前的時刻;現在不如轉而多安住在當下,然後只在應付生活情境的實際所需時,才去短暫拜訪過去和未來。

  永遠對當下時刻說: 是!

恐懼的源頭
修練當下的力量
艾克哈特‧托勒Eckhart Tolle

沒有留言: